伏波山位于市區(qū)東北,濱江路北端與風(fēng)北路交界處,孤峰突起,西枕陸地,東臨漓江,有遏波伏瀾之勢,因唐代曾在山上修建漢朝伏波將軍馬援祠而得名。伏波山公園由多級山地庭園組成,有還珠洞、千佛巖、珊瑚巖、試劍石、聽濤閣、半山亭、千人鍋及大鐵鐘等景點(diǎn)和文物,集山、水、洞、石、亭、園、文物于不足1萬平方米的范圍內(nèi),成為獨(dú)特的桂林山水的縮影。
進(jìn)入公園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第一級臺地庭院景觀——伏波勝景。在這個三開對稱,硬脊斜坡,黃琉璃瓦蓋的仿古牌坊建筑上方的正中位置,有楚圖南先生手書“伏波晚掉”的匾額,令人頓生詩情畫意。第二級平臺上“u”形的臨江游廊與平臺北邊的檔土墻自然形成一個院落,院內(nèi)種植花木,曲折有致,步移景換,妙趣橫生。廊前置亭,亭內(nèi)存放著一口“千人鍋”,直徑1米,高約l米,重約l噸,它與還珠洞入口處左側(cè)的古鐘同為定粵寺的法器。古鐵鐘高2.5米,徑1.7米,重2524公斤,鑄造于清康熙八年(1669年),是清代定南王孔有德女兒為悼其父所鑄。定粵寺建于1651年,用于宣揚(yáng)明朝叛將孔有德協(xié)助清朝平定兩廣的功勞。
還珠洞位于伏波山的山腹,古時只有臨江的一面有洞口,要坐船方能進(jìn)入,后來人們在西面和南面開了兩個口,這才可以從陸地步行入洞。洞內(nèi)高4米~6米,寬 6米~8米,總長 120余米,面積 600余平方米。該洞名為“還珠”源于幾個傳說,說法不一,其中一個是講述當(dāng)年伏波將軍馬援率軍南征交趾國得勝班師回朝,用船運(yùn)載買來的薏苡回中原作為藥用,有人誣告他運(yùn)的是從合浦搜刮來的珍珠,于是他就當(dāng)眾把薏苡倒入了伏波潭里,以表明自己的心跡,讓這些所謂的“珍珠”流還合浦。
還珠洞分上下兩洞,“如層城夏道”,佇立臨江的東口,可望遠(yuǎn)近的青山、江中的瀛洲、蒼翠的樹林,深不見底的碧波幽潭。唐代的佛教徒們在洞中塑了不少佛像,一般能辨認(rèn)成形的有239奠,加上斧鑿痕跡尚未成形的共有400尊之多,成為唐代崇尚佛法,佛教盛極一時的標(biāo)志。還珠洞中的鎮(zhèn)洞之寶當(dāng)屬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米芾刻于石壁上的自畫像,像高1.2米,其身著古衣冠,定抱大袖,右手伸二指,若有所指,邁開右腳,作行走之勢,神態(tài)自若,風(fēng)度瀟灑。像的上方有宋高宗的御筆像贊:“襄陽米芾,得名能書,六朝翰墨,漁獵無余,骨與氣勁,妙逐神俱,風(fēng)姿奕然,縱覽起予。”米芾的墨寶流傳后世的不多,因此這幅自畫像顯得彌足珍貴。
試劍石 位于洞中臨江的東口,“懸空而下,狀若浮柱,去地一線不合”。傳說伏波將軍馬援南征時與作亂犯境者在還珠洞中談判,談至僵局,馬將軍拔劍而起,劍光一閃,竟將巨大的石柱貼地削去寸余,對方為之色變,立刻答應(yīng)退兵。“退多遠(yuǎn)?”“退一箭之地!”馬援轎釘截鐵地回答。對方自以為得計,二話沒說便表示同意,并親筆在箭桿上寫下“箭落為界”的字樣,伏波將軍登上伏波山,只見他弓如滿月,箭似流星,一箭射穿了三座山,直飛到作亂犯境者出發(fā)的地界才落下,對方見將軍如此神勇,只好悻悻地退回了他們的老巢。其實(shí),那條所謂的劍痕縫隙原來是石灰?guī)r的巖層,水流沿著這個層面的裂隙沖刷溶蝕出一條縫隙,整個試劍石只是一根溶蝕殘柱,如今它已無水的溶蝕作用,無法分解碳酸鹽而產(chǎn)生新的沉淀,失去了繼續(xù)生長的條件和環(huán)境,所以它將永遠(yuǎn)都是一塊離地懸空的奇石。
——伏波山公園介紹,桂林旅游景點(diǎn)